中美协会员杨林吕梁张家塔写生记实:行走山水间(二)

古次元
古次元

书画专注于文化领域,书画传播推广领先品牌。

图/文:杨林

四、开门见山的张家塔门楼

▲题有毛主席万岁,目前在张家塔保存最为精美的门楼

▲杨林 育桂培兰远眺

▲《育桂培兰远眺》对景写生照片

▲张家塔雕刻有“月桂培兰”的门楼

门楼是传统民居的门脸,所以古时建造住宅时都是十分重视,对有条件的宅主来说更是讲究,从方位的选择,门楼的大小、高低等均要有个说法,要符合风水。张家塔的住宅大多数开南门,也有因山势地形的限制而转向,但都遵循古制风水,因古代建宅以门为气口,不论是窑洞门还是主宅门,还有边门侧门等,在选址上是一定要适宜的,否则整个家庭难以兴旺发达。

今天我们走在张家塔村中,不论是路的大小、高低、错落,随便一抬头便可见变化丰富的各种门楼,或高端大气或朴实厚重,当然很多已经损坏严重,窑洞因依山而建,前面的房屋相对较矮一点,一层高过一层,层层叠加直至山上,因此前面都少有遮挡,视野开阔,四周又全是大山,开门拥山,大山的气息随时会扑面而来,而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雕刻在门楼上的匾额内容,有砖雕、木雕,内容却有很多在人意料之外。

虽然大多数破坏严重,但仍可见尚保存的门额有“育桂培兰”“艺苑蜚声”

“我师卫荆”等等,当然大都是“耕读传家”,“敦厚家风”之类的内容,均极具文化品味与特色,可见旧时的张家塔是非常注重文化教育的古村落。

▲张家塔窑洞装饰的木雕门窗

▲杨林 宝塔村民居

▲张家塔宅内回廊上雕刻精美的天地、土府的神阁

在张家塔村全村几乎都为四合静宅院落式。一层一层,依山而上,最多有6层院落,而且大都是坐北向南,宅内东高西低,按阳宅定局亦如此。或内或外总有拦挡大门或宅门的照壁。因为多数大门与宅是相对而开。门户不相对是阳宅的一大忌讳。这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特质,别有洞天而非一览无余,所以全村出现的照壁多“泰山石敢当”或传统的“福”“寿”“德”等砖雕。

张家塔民宅每眼砖窑洞都是圆门圆窗,一般7米多深,3米多宽,3至4米高,也有更为宽大的窑洞库房和套窑,民居木材大都为松木,榆木为主,大门的木材也是如此,特别是老榆木的门板与铁制门环,很是厚实,长年的风化有着厚重的历史印记,做工也极具北方粗犷大气的特色,有别与南方的精雕细琢,我想这和北方风沙大,雨雪强的天气有着极大的关系,而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在张家塔的每一个窟洞里,透过门窗便可见到四周的大山,更别说打开窑洞的窗。

推开宅院的门了,视野好的话,睡在房中的炕上,透过木雕的窗花格,早上一睁眼就可以看到满目的大山,阳光照在山上,金灿灿的,很是让人心情愉悦,我这次写生所住的窑洞便是如此,因为围绕着张家塔民居四周的,都是厚重的土黄色大山,是真正的开门见山的古村落。

▲杨林 大壑春晓

▲杨林 大壑幽居

▲杨林 远山的呼唤

在张家塔讲究的窑洞前面都有一排宽大的砖木结构回廊,回廊既可遮风又可挡雨,也可作为窑洞之间互相沟通的通道,上下院落之间可以通过上下甬道相连,十分方便,写生的这些天我们就经常使用这些回廊和甬道,上下走动。宅内回廊上有天地、土府的神阁,也都用砖雕门面装饰,也是对着大山,十分细致精湛,但是文革期间大都被破坏,但从现有残存的部分遗迹看,着实是十分精美的。

房顶两端脊头都有兽头把守,墙角、大门墙角有砖雕花鸟动物等装饰,因为依山而建,窑洞式民居下多上少,远远望去有如塔形,所以这也是张家塔塔形村的由来,这些共同组成了张家塔独特的古民居文化群落,当然也都离不开厚重的黄土山,所带给这座古村的最为重要自然环境,今天的我们真的更应好好的珍惜与保护。

▲杨林 院中一角

五、土土的张家塔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张家塔村,那就是“土”字,山是黄土的山,砖也是黄土烧成的老砖,土地对古时的农民来说就是生命的价值,据当地的老人说,张家塔村前后十里的大山中都有煤炭,只有张家塔村的大山只有土没有煤,来的路上也经过了一个煤矿开采区正在开采,由此也可见一斑,更为独特的是来的路上还可见有石头的山,而张家塔村的山上几乎是只有土没有石,这也是张家塔的先人选择这里建村的原因之一吧。

古张家塔的民居,是除了土窑之外还有砖窑的,而且砖窑居多,大都是半窑洞式建筑,窑顶上都盖有厚厚的泥土,有1至2米厚,再铺上大砖地面,做好防水厚实耐用,我在写生时遇到了当地的居民,我便好奇的问他们这样的窑洞里不会渗水吗?他们说不会的,因为窑洞上的土盖得厚,又打得实,铺上厚厚的大砖块,再做好防水,虽然历经百年,砖缝中也长出了稀疏的茅草,窑洞中仍然滴水不漏。

这些都是因为黄土山的土,所带给窑居先民的恩赐,依山而建的半砖窑式窑顶,便是上一层的院落地面了,经济实用,又通过甬道互相联通,因此一个大户人家会有上下5至6个院落,增加了土山民居的特色与层次,旧时的砖很大很厚,青灰色的大砖历经百年的洗礼,与黄土色的山已经完全的融为一体了。

这次写生虽然已经是5月立夏之际,张家塔的山上还有很多的草木没有发绿,野草枯枯的,与黄土的山逾显苍茫,村中生长最多的枣树,也才是刚刚的生出小小的绿芽,因为草木还未长成,因此风吹过时,随会夹带着大量的泥沙,画画的小碟中画着画着便会泥沙满碟,磨起墨来,总有着沙沙的声音,太阳一晒墨干得很快,只有加水再磨,同时细沙也会随着笔墨的着纸,融合在画面之中。

很多的时候,画还没有画完已经是满纸的沙土,干苍朴润随着笔墨的流淌已浑然一体,想不土土的都很难,我便好好的借这大风送来的沙土一用,使我的画面中很自然的流露出苍茫厚重的效果,我也似乎闻到了泥土的芳香。

▲杨林 塬上人家 朱零题字

▲杨林 古塬春来早

张家塔写生的这几天,天气非常的干燥,几乎所有南方来的学生嘴上都干起了皮,被风一吹,很不好受,我也是如此,我便赶紧让当地的朋友买来了唇油,渡过了最初的几天,后面适应了也就好多了。每天写生回来第一件事,首先要去洗洗脸上头上的尘土,几天下来黑色的帽子已经成了土黄色,怎么掸也掸不干净了,想想算了,回去再洗吧。

可惜还没有等到我回来洗,就因为上北武当被大风留在了山上,但我仍然喜欢张家塔,喜欢张家塔的纯朴自然,苍茫厚重,我想张家塔我是一定会再来写生的,但不是这个季节,因为风沙太大了,这会影响写生的感觉,好在写生结束的前一天,正好立夏,当地人说立夏了,树木长起来了,山上绿了,就没有风沙了,或者说风就不能吹得起沙了,欢迎你们再来张家塔写生,把张家塔独特的古朴苍茫之美,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让更多的人来我们张家塔写生游玩。我喜欢土土的张家塔。

(未完待续)

画家简介:

杨林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安徽黄岳画院院长

徽州碑林艺术馆馆长

零界点:朱零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

曾获全国首届扬州八怪杯

书画大奖赛一等奖

尚意2017全国美展最高奖(中国美协)

2018中国福州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画展最高奖(中国美协)

入选2017泾上丹青全国美展(中国美协)

入选2018山水砚都多彩肇庆全国美展(中国美协)

2019年弄潮杯全国中国画大赛优秀奖(西泠印社主办)

2019首届吴昌硕国际艺术大奖赛二等奖(西泠印社主办)

2020“中国美术世界行”成果汇报展最高奖(中国美协)

建国70周年安徽省美术大赛优秀奖(安徽省美协主办)

2017年安徽省美术大赛最高奖第四届“弄潮杯”钱塘江金石竹木拓片展二等奖(西泠印社)等

—END—

本文由书画原创,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以上为嘉宾观点言论,不代表本馆立场。


古次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