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画家亦石先生的艺术世界:淳朴的民风,暖意的真情
书画专注于文化领域,书画传播推广领先品牌。
图/亦石 文/文涓
画家孟昭德先生,字亦石,1939年生人,祖籍山东,现为青岛市美协会员、青岛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现任文化部崂山书院艺术导师、青岛市孟子文化研究会文艺部副部长、青岛市聚贤画院艺术总监。作品在多项赛事中获奖,在第三届黄河魂全国美术创作大赛中山水画荣获金奖。他在创作之余,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特别是在武汉抗疫中,通过作品义拍、捐赠等方式支援武汉人民,赢得普遍赞誉。
▲亦石先生近照
常说字如其人,画作亦是如此。清代刘熙载曾言:“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透过孟昭德先生的画作,可见先生心中之世界。先生构图精致,爱山水,人景合一,画中情意尽显。
▲亦石先生作品《春色》
如作品《春色》,采用三角构图,最显稳重,更能彰显主题。孟昭德先生将人物置于画作中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凸显浓浓人情,观者无不深感如沐春风之意。桥中人,湖中船,丛中房,虽再简单不过的意象,却缓缓倾诉画中情。
纵眼望去,远处朦胧高山,长河茫茫,帆船徐徐,水天一色,心旷神怡也。中国画讲究意境,寓情于山水中。孟昭德先生胸有丘壑,所作之画可见心中柔肠百转,亦有坐看闲庭之悠哉。
色彩清新自然,层次分明。远处高山采用淡墨,更显烟波缥缈之感,近处浓郁色彩的着色更为写实。虚实结合,却不喧宾夺主,对画中人之着色清淡,更添暖意,情意款款。
常说最考验中国画技法为笔墨,观孟昭德先生画作,雕刻山石力度尽显,线条干脆利落。运笔写出屋宇、小桥、泛舟,线条委婉含蓄,勾勒清晰,彰显景致。
▲亦石先生作品《杨州春晓》
北宋郭熙曾提出“三远”之法,即高远、深远、平远。在孟昭德先生画作中,高山流水长湖,矮屋低树小桥,对比分明,真实显现,实为高远。《扬州春晓》四周环树,幽深之景,浓墨淡彩,将深远意境跃然纸上。再者平远之法,布局清晰,留白的空间将景致的苍茫辽阔衬托得淋漓尽致,观者观之大有“孤舟蓑笠翁”之感。
▲亦石先生作品《江山如画》
孟昭德先生画技娴熟,开合争让处理恰到好处。观《江山如画》画作,高峰凸显,群峰簇拥,此谓合;远处缥缈之云、一泻千里之瀑布、近在咫尺的桥中人,即为开;左右绿树成荫、山石相称,此乃争;高低不一,层次分明,便是让。疏密聚散,山高水长,意味无穷。
▲亦石先生作品《江山如此多娇》
孟昭德先生生于1939年,经历过新中国成立之初至今的重大事件,个人生活经历常常会寓于画作之中。在孟昭德先生画作中总能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巍峨广阔,景致中即使不显现人物,却依旧借助屋舍含蓄委婉的表露,以点睛之笔赞美着如今人们的好生活。孟昭德先生多以高山着笔,大抵与个人的成长背景相关,因此《江山如此多娇》之画作能看出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怀,红绿着色,渲染分明,引人遐想。
▲亦石先生作品《黄山云烟》
所作之画传达淳朴民风,山水之间,人情暖暖,观孟昭德先生画作,总能感受到高山之巍峨,景致之优雅,颇有“小桥流水人家”之意,亦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浑壮观,不拘泥于传统,推陈出新,景中有人,人亦含情,情意绵绵,无限遐想,每一幅作品都堪称佳作,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亦石先生其他作品欣赏:
亦石先生获得的荣誉及各种证书:
—END—
本文由书画原创,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以上为嘉宾观点言论,不代表本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