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序》是怀仁用25年集字而成,概括了王羲之书法的精髓!

古次元
古次元

在书坛上,王羲之的书法被奉为圭臬,但是他的传世书法少之又少,只能从历代名家临摹作品中感受书圣的艺术魅力。王羲之之后,后世很多书法家想尽办法学习王羲之,到了唐代书坛上有一个叫怀仁的书法家,通过集王羲之的字成碑,让王羲之的书法更加全面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这幅书法就是《圣教序》,是怀仁经过二十五年的努力而成,可见其刻苦程度。正是因为怀仁的用心,《圣教序》才被后人重视,也是学习王羲之书法的一个依据。那么这幅书法到底好在哪里,能够影响书坛近千年呢?

首先是结构上独树一帜,笔画的角度变化多端。我们在论书法的时候,往往以技术层面分析,因为说技法更浅显易懂,让人听了之后感觉到可操作可重复。但是古人论书法是不屑讨论技术层面的,他们认为技法是书法之中最基础的元素,不值得探讨,书法应该以品格、格调、气韵等元素为主,并不能以书法的表面形式作为衡量书法的前提。

虽然古人这样讲,但是我们在欣赏书法的时候还是不能忽略其中的技法。《圣教序》在横画上可谓是变化多端,通过欣赏可以发现,这些字在横画上有的上扬,有的下斜,如果一个字中有两个横画或者多个横画,布局各不相同。

其次,《圣教序》气势不同。怀仁在集字的时候是严谨按照王羲之的字形和结构,有的字顺势而下,形成了独有的气势。比如有一个字之中有相同走势的笔画,在笔法运用上有的各不相同,但是有的却形成了书写上的连贯,气贯始终。

第三个原因,《圣教序》疏密变化得当,重现王羲之风采。书法上的疏密变化也属于结构的范畴,但是现在可以单独把疏密变化当作书法的一个技法元素。

古人写书法讲究疏密变化,疏密变化得当会给人一种不呆板的感觉。比如文征明、米芾、苏轼等等书法大家,他们在疏密变化上也做出了典范,所以后人感到他们的书法有着灵动之气。

一个字若要生动,要有空间感和紧凑感,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圣教序》是集王羲之的字而来,从中也感受到了王羲之的书法造诣非一般书法家所能相比。这幅书法之中的笔画会为了营造疏密变化而改变其原有的走向,或左右舒展,或者形成紧凑感和空间感,这样的布局不仅带来了灵动之气,也带来了书写的意趣。

《圣教序》被称为学习王羲之的典范之作,第四个原因就是章法精妙。欣赏一幅书法的时候,章法首先映入眼帘,章法的好坏决定着一幅书法的高低。

《圣教序》中的章法与王羲之《兰亭序》一脉相承,虽然《圣教序》不是王羲之的亲笔所写,但是怀仁是根据王羲之的真迹集字而成,经历了二十五年的时间,必定是经得起推敲的。这幅书法与《兰亭序》的章法大致相同,在字与字之间并没有相连的笔画,却给人一种笔断意连的艺术效果,前后两个字相互连带,左右顾盼生姿,体现出了王羲之高超的用笔技巧。每个字的收笔和每个字的起笔有笔锋相呼应,尤其是王羲之露锋的运用在《圣教序》中运用得恰到好处。

《圣教序》中的笔法、结构、章法、气韵都值得我们一点点研究和学习,当我们看到这幅书法的时候不禁想到怀仁的用心良苦,用时之长,整体细腻到位,为后世研究王羲之做出了贡献。这幅书法中的四个特点也是王羲之书法之中具备的,为我们学习和研究王羲之的书法提供了依据,是一幅千古名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古次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