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李振军:笔法俊美,气象万千
书画专注于文化领域,书画传播推广领先品牌。
图/李振军 文/华勇
南朝宋宗炳在《画山水序》中阐述山水画作的要点,指出画作要“质有而趣灵”。古人在山水画上的作画上,讲究以静心与自然对话,观察山水万物的生生不息,将万物的“灵”和“意”置于笔墨之中,于是有了山水画等写意心理语言。李振军先生的山水画就以“灵”为根,以“意”为骨。他的画作不仅描绘了天地万物的百态,而且作品极具人文灵性。
▲李振军作品
一、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山水画同写实为主的西方画作也大为不同。山水画描述了天地间自然的永恒,以及万物灵性的生生不息。笔墨书写天地之灵,而不是仅仅描绘山山水水的本体外貌。李振军先生的画作正是以此为根基,无论是他笔下的群山新城的现代气质,还是寒林疏石的悠远意境,都散发着其独特的审美品格。
▲李振军作品
李振军的画有一股清灵的气息。清灵之中没有浊气俗气,是一种宁静清新的美。李振军的山水画有静而不干,山与水明朗自然。其作品意象极其悠远,远山云烟隐约中有天人合一的哲意、河岸树木中又有淡泊明志的静谧。这些山水画作表现出天人共存的宁静与和谐,是画家,也是国人理想的人文空间和心灵居所。境界从心生,李振军这样的艺术境界,若不画家自身的修养,是难以达到的。
▲李振军作品
清才净,相对于混浊的众人,心“清”的人下笔才有”净化”人心的画作。李振军画作最大的感动在于其山水画中的“净”。这种“净”是真实是自然本色,却带给了人心颤抖的净化,让人忘却了俗务。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李振军正是用严谨和真诚的画作,感动了众人。山水画的真理,首先是人文精神的“清”,其次是人格气质的“净”,李振军的画作就是如此让人沉迷和喜欢。
▲李振军作品
二、开合之间,体现功力
作为中国山水画最重要的构图艺术,画作的开合气势是艺术感染力最直接的因素。如果让观者对画作有良好的审美体验,构图技巧的运用,画面中景物的状态的选择,整体景物姿态的构建,都非常关键,也非常见画家的功力。“势”是指景物的姿态,就整体的自然风光而言,不同景物的姿势往往会得到不同的主观感受。
▲李振军作品
李振军注重山石的“势”,善于通过留白巧妙表达画作的空间感,尤其是远山和云雾的处理。留白的水气,画风的飘渺,虚实的动人,如真似幻,充满了灵气。 山峰平缓陡峭,可以是群山的汇聚,也可以是孤峰的独立,由此产生不同的视觉冲击。水流有时优美流畅,有时壮丽沉稳,体现在山水画中,即在构图上形成作品的走向,不同的开合之势能带来不同的人文感受。李振军的山水之势,就非常灵动,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动。
▲李振军作品
在中国山水画潜在的构图艺术中,“开合”的选择一向是画家基本功的直接体现。“开”是指布景的选择,奠定了作品的整体意境;“合”属于聚合,使事物在组合中表现出凝聚的意蕴。李振军对中国山水画中开合的控制体现出创作者的极高的艺术水平。李振军的山水画作品往往通过巧妙的开合,或静或雄,投射出景物的意境,凝聚在整体画面中,具有极强的艺术吸引力。
三、技法多变,禅意深远
李振军本人大方友善,性格直率且思想开放。因此,他的画中没有虚伪和矫揉造作,笔锋下都他真情流露的自然表达。王微对山水画的下笔,有“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的论述。李振军对笔墨技法的运用极为纯熟,他以书入画,书写流畅洒脱,表现力透彻纸背。
▲李振军作品
李振军的用墨鲜明,粗细相得益彰,干湿相间,层次变化极其丰富,给人以清晰明快的感觉。在皴法的运用上,李振军善于运用披麻皴、米点皴、丁头皴等皴法,在皴法的运用上更加洒脱,注重秩序和轻重感。这种巧妙的笔法给人以质朴万千变化,宁静明朗之感。在设色上,李振军敢为他人之所不为,大胆用色,不断尝试。每一幅作品的用色,即有传统浅绛山水的古意,又有着大面积单色渲染的淋漓,总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李振军作品
李振军的山水画一直有一种空灵的感觉。空灵是禅宗的美感核心。禅宗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空,所以空最能体现禅的本性。山水画的留白就像禅宗的“无为而治”一样,虽然“空”着但是意蕴深远。
画家简介:
李振军,男,1970年3月出生,辽宁省朝阳市人。1993年毕业于朝阳师专美术系,2015年进修于人民大学张志平山水高研班,后师从人民大学高研班导师任泽涛。辽宁省美协会员,朝阳市花鸟协会理事,龙城区美协副主席。《秋歌》2005年获辽宁省美展优秀奖,《远方的呼唤》2010年获辽宁省美展优秀奖,2015年《细语》获辽宁省美展优秀奖等。
—END—
本文由书画原创,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以上为嘉宾观点言论,不代表本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