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温骧:既要作茧自缚,又要破茧而出

赛高部落

书画专注于文化领域,书画传播推广领先品牌。

画家温骧:既要作茧自缚,又要破茧而出

文/

温润而泽,墨语凝香。做为书画的编辑,发现和推广好的书画作品,是我们的一种使命和责任。由于对温骧先生作品的喜爱,今年以来,我们书画为温骧先生的部分作品进行过较为深入的解读和赏析。

当然,这种“较为深入的解读和赏析”只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的,是表明我们在解读时是抱着一颗虔诚的心,尽最大努力的去理解和表达的。我们深知,这些解读与温先生创作的原意,以及作品所表达出的深刻内涵相比,这些解读就显得极其的单薄与微弱。

虽然写了很多关于温骧先生作品的文字,但一直还没有见过他的作品真迹,也一直期盼着这样的机会。

8月25日至9月5日,墨语凝骧——温骧山水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9月4日,我怀着崇敬而又忐忑的心,来到了中国书画展览的顶级殿堂:中国美术馆,终于一睹了温先生作品的真迹。

这一天的中国美术馆,仿古阁楼式的主体大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四周廊榭围绕,环境优雅舒适。虽受疫情影响,观展的人并非人山不海,但也是络绎不绝。人们怀着对艺术的热爱,从不同的地方汇集到这里,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一层的4号展厅,就是墨语凝骧——温骧山水画作品展的现场。一进展厅,迎面是一座高大的透明屏风,上面写着“墨语凝骧——温骧山水画作品展”,“墨语凝骧”,是这次展览的主题,意为此次展览的作品,凝集着温先生数十年笔墨积淀,以他特有的笔墨语言表达山河之雄浑壮丽,花鸟之清新雅致。

“温骧山水画作品展”这几个飘逸灵秀的大字,细看落款处,是我国著名的山水画大师、温骧先生的老师何海霞先生所书。这是1993年温骧先生在中国美术馆办展时,恩师为温骧所题。5年后,何先生驾鹤西去,28年后再次在中国美术馆办展的温骧,依然将何先生的当年的题词立于展厅的入门处,或是出于对恩师的缅怀和告慰。

展厅共有两间展室,入门的一间展室,右手为温先生的简介。下方是签到席,温先生本人和家人在展览的十余天里,在附近的宾馆住下,每天开展时,轮流值班,在这里静侯亲朋好友和素不相识的读者观展,周全之至,令人感动。左手即是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刘曦林先生写的前言,给前来观展的朋友们以细致专业的欣赏指导。

这一间展厅共展出有温先生的9幅中等体量的作品,感受的是笔墨的细腻精妙。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古意盎然。青年时期,温先生曾用了5年时间在故宫临习诸多古画,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技法基础。温先生认为,学习中国画,既要作茧自缚,又要破茧而出。

作茧自缚说的是要有规矩意识,从学习传统入手,要学进去。破茧而出是要有创新意识,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打出来,画出自己的风格面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漫长而艰辛,但不可省略。

在我看来,他的山水画作品融汇了宋元时期的王蒙、范宽、巨然等巨匠的精髓,欣赏他的作品,从那长长的披麻皴法中,从那淡雅的用墨中,从那姿态多变的树木中,以及由此营造的格调高雅气韵中,我的思绪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宋朝。

那时的文人鲜有功利与速成,有着对美的极致追求。不求快不求利只有单纯对美的创造与展现,以及为创造这份美而付出一生辛劳而无憾无悔的精神,从而奠定了中国美学的高峰。我甚至想,如果将这些巨匠的真迹一同放在当下的温先生的展览中,你会发现他们的同与不同。同在气韵与意境,不同在推陈出新。

静气,是欣赏温先生作品的一个鲜明感受。理论上讲,这么多这么大的作品,是对一个作者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扎实的功力,以及稳定的创作节奏,很容易为了赶工期而失去笔墨的韵味。温先生不求快只求精,在大家都在讲究创新追求标新立异时,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传统,在勾皴擦点染、浓淡干湿焦之间,写出了自己的风骨与清奇。

欣赏温先生的作品,我的心也随之而静下来。人生,是一场短跑式的马拉松。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赛道上奔跑,有着说出与说不出的苦痛与不安。看着这些作品,内心可以得到一丝安宁,画中所体现出的不急不燥,是追求内心平静的一 剂良方,给人以精神上的抚慰。人生漫长,何必慌张?

进入纵深的一间大展室,则以巨幅作品为主,感受的则是那种巨浪滔天、云蒸霞蔚和高山仰止。最大的一幅作品,是温先生用了许多年,创作的《山岳听涛》,由8张8尺整张组成,约有230平尺,高约3米长约10余米,几乎占据了展室的一面墙,成为这次展览的一个“网红打卡地”,我看到,前来观展的朋友必选择在这幅作品前合影留念。

还有近期创作完成的八尺作品《云烟无声润江南》,题款为:“辛丑春月作山水图,忆庚子游江西福建革命老区,也是红军长征之地。如今山川秀美,景色宜人,百姓富足,怡然自乐”。是一张实地采风后的创作。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这张作品为青绿山水,较以往的水墨为主,这是又一次的自我革新。

这幅作品以自然景色为主,笔法细劲流利。在设色和用笔上,线条有轻重、顿挫变化,以较为浓重的三绿层层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机。在画面的左侧及上方,采用擦染的方法,画出了大面积翻腾的云海。欣赏这样的巨幅作品,最佳的位置应该在5-8米远,我向后移步至展室中央,画面的生动气韵让我的脏腑间,忽生夹杂着草木之芬芳的云雾气息,沁入心脾,无比畅神。

这间展室很大,仿佛也只有这样足够大的空间,才能容下温先生作品气韵的流动贯通。看着这些作品,突出的感受是大和精。大山大水体现的是宏大气势,精细劲道体现的是不因大而忽略细节的处理。既重宏观又重细微,在高低、大小、远近、浓淡、干湿、争让、俯仰等矛盾处理中,描绘出了山水的百态千姿,带给人们以醇美的享受。

温先生说,他的作品创作一是学自然,二是学古人,三是学文学,四是学历史,五是学现实。我理解,这是他创作的“软实力”,没有底蕴的创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坚持这五个方面,创作才会成为一种信仰,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在温先生的人生经历中,下过乡出过国,从过政经过商,他那一代的人能够经历的他都经历过,这些经历就是他的“硬实力”。这些经历转化为他的人生经验,让他对于世事百态,早已看的风清云淡。英国小说家、诗人德拉海尔曾说:“经验犹如一盏明灯的光芒,他使早已存在于头脑中的朦胧的东西豁然开朗。”我想,或许正是因为温先生的人生历练,他清晰的找到了毕生为之奋斗的绘画事业,从此笃定泰山,矢志不渝。

绘画是一种心象的投射。因此,温先生的笔下,才有如此丰富的山水花鸟,他们是温先生人生过往的一种记录,是心象的具体化。我们看到的是山山水水,在他的背后,其实是他对人性中最为美好的爱与被爱的讴歌与赞颂。是他在细语自己的内心与灵魂。

走出美术馆,我的内心有了一种充盈后的清爽。北京近期雨水较多,今天的天空有些阴沉,但因为内心的些许变化,让我觉得这个午后,无比的亲切与温暖。

以下为温骧先生采访实录:

今天我的个人山水画展就开幕了,虽然没有搞开幕仪式,但是大家伙儿能过来,心情愉悦的观看展览。对我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觉得学无止境。这一成绩的取得只能代表过去,将来还需要在大自然当中有所悟,在生活当中再加以提炼。

将来会成什么样子,我也不清楚,只能是靠夜以继日地这样孜孜不倦的去学习。在大自然当中去体会风晴雨露,体会我们社会的美好,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好。

我的作品第一是学自然,第二是学古人,第三是学文学,第四是学历史,第五是学现实。我的作品就是这样来的。我们要习古,但不可能和古人相同,要汲取古人的精华。生活在现代,人的思想意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自然而然就变了。

所以自然而然也就会有现在的这种笔墨的变革,这就是我的创新:同于古人又不同于古人,拟于古人又不拟于古人,法于古人也不同于古人的格律。

一定要突破,作茧要自缚,完了之后还要破茧而出,这就是绘画的全过程。就是说你如果不做茧,就没有规矩来限制你的行为和你的思想,那样的话章法是乱的,绘画创作最忌讳的就是装腔作势。不是大块的石头往上一堆,从照片弄点儿山,往上一贴就觉得挺好了。实际上这样的创作没有根。

中国绘画与其他国家的不同在哪,就因为他有灵魂。这个灵魂是怎么出现的?就是从中国的文学历史、诗词歌赋中来。东山魁夷先生曾经说过:我不是在描写,而在细语人生,细语我的内心灵魂。

可复制下方链接观看本次展览全景电子版:

http://quanjing.artron.net/scene/YntO51dW62AXWqCQKNyLKtRyZIxLAvkQ/20210908_mynx/tour.html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