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当西方创作理念遇到中国神话,有什么精彩之处?
《封神》第一部,当西方创作理念遇到中国神话,有什么精彩之处?
乌尔善导演的《封神》第一部,目前正在火爆上映中,相信很多小伙伴也都去观看了该片。不得不说,作为一部商业大片来说,《封神》的各个方面还是很到位的,看得出来乌尔善导演的确想要打造一部属于我们自己的魔幻史诗,类似于好莱坞《魔戒》三部曲那样的作品。
因此在剧本创作上,包括团队内部人员,我们也都能看到国外创作者的身影。不过由于本片目前还在上映中,所以我们也不具体去商讨这部影片的剧情。但该说不说的是,《封神》第一部最为厉害的一点就是的确重新解构了《封神榜》这部小说。而且在创作中,大量引用了西方创作理念,或者说技巧,可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却是完全有别于好莱坞的,这就是影片的精彩之处。
纣王对应《麦克白》
《封神》破天荒的在电影开头,将商纣王描绘成一个大英雄。但事实上,这个所谓的大英雄是从姬发的内心独白让观众们得知的。换句话说,没有人知道纣王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可即便如此,我们也会知道纣王是一个很有手段的领导者。也就是说,像这样一个人物,绝对不是那种愿意躺平,佛系生活的角色。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妲己。
妲己也不同于原著故事中的妲己,在本片中,妲己看起来并没有原著中那么十恶不赦,但她却做到了一点,那就是将纣王内心深处的野心也好,黑暗也好给彻底激发出来。使得纣王变得性情大变,变成了一个暴君。这个桥段其实与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是非常相似的,妲己就是那个女巫,纣王就是麦克白。一个看起来是大英雄的麦克白,实则内心有成为王的野望。而女巫的出现,让他真正有了这个底气。
俄狄浦斯式的弑父情节
从这一点来说,实际上主创们在一开始就打算以西方的创作理念来重新解构一个东方的神话。并且中途,还出现了一个在西方电影中非常常见的情节,这便是弑父。充满了俄狄浦斯式情节。所谓俄狄浦斯原本的故事,大体来说,指的就是一位王子,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阴错阳差之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到后来被运用到戏剧影视文学创作中,即一个男孩想要成为男人,往往会有弑父的情节。比如说著名的《星球大战》就有经典的“我才是你真正的父亲”这样的一幕,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悲剧。
在了解这些之后,我们再回到《封神 第一部》中,就会发现该片大量的情节都和弑父有关系。比如说四个质子被逼无奈下要杀死自己的父亲,以及纣王之子在被误会的前提下所延伸出的弑父问题等等,毫无疑问都符合俄狄浦斯式的创作理念。然而不一样的是,这便是片中的正面角色,他们的本质其实是在反弑父的,像影片的高潮部分,四个质子各有各的表现,唯独姬发是完全没有对父亲下手的,当然了,姬昌也没有自杀。
包括纣王之子也是一样,他起初也没有任何弑父的想法。可是之后的剧情,他一步步对父亲失望,最后死在了断头台上,从姬昌的预言,到他的尸体被带走来看,这个角色日后必然还会有戏份,而且很有可能最终就是他亲手杀死纣王,完成了姬昌的预言,同时也完成了弑父的使命。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说剧情真的发展到这一步,那么这里的弑父与以往的俄狄浦斯式弑父也有一个巨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格局的不同。
他并不是被蒙在鼓里,而是真正的出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干这件事,而他选择杀纣王的原因也是为了天下,并不是为了弑父而去弑父,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会成长,成为与父亲完全不一样的人。包括姬发杀死了一次纣王也是这样,他杀死的并不是一位父亲,而是一位荒淫无度的君王。因此纣王在这些孩子中心目中的地位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这也是为什么电影开头要以姬发的内心独白去将纣王描绘成英雄的原因,就是为了最后的反差,让纣王的父亲身份逐渐变成残暴的统治者身份。
所以说,影片中的剧情设计,外在的确用了西方的设计理念,但在精神内核方面,还是非常东方化的,从表面的个体化弑父情节,到最后延伸出来的,其实还是一个官逼民反的起义故事。通过这些,我们也能发现主创们的确在融会贯通,试图打造一部让观众们看得酣畅淋漓,以单个角色方面观众情感带入,最后上升到宏观世界的神话史诗。对于我们国产电影来说,这无疑也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最后,不知道你对封神还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喜欢的话希望能关注我,点一个免费的赞,感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祝愿大家每天都有好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