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梦爱三部曲:梦 Drømmer(2024)
豆瓣评分:8.2导演: 达格·约翰·豪格鲁德
编剧: 达格·约翰·豪格鲁德
主演: 艾拉·奥弗比 / 安妮·达尔·托普 / 塞罗姆·埃内图 / 英格丽德·吉耶弗 / 西莉耶·布雷维克 / 安妮·玛丽特·雅各布森 / 拉尔斯·雅各布·霍尔姆 / 瓦尔德马尔·多麦嫩·伊尔根斯 / 布林贾·阿贝·本德里恩 / 安德琳·萨瑟尔 / 艾拉·博特纳-比 / 阿马尔·贝纳瓦斯 / 安妮-卡伦·希滕 / 诺拉·哈格斯特罗姆 / 纳迪亚·邦内威 / 玛雅·福尔德 / 埃亚·萨拉内瓦 / 阿里·阿尔巴拉赞齐 / 萨里·卡德尔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挪威
语言: 挪威语
上映日期: 2024-09-23(挪威) / 2025-02-19(柏林国际电影节)
片长: 111分钟
又名: 性爱梦之做梦(港) / 同夢奇緣之夢(港) / Sex Dreams Love Trilogy: Dreams / Drømmer (Sex Drømmer Kjærlighet) / Dreams
IMDb: tt30810787
剧情简介
他们都说,爱情仿佛一场大梦,到梦醒的时候自然结束,无论如何,Johanne(艾拉·奥弗比 Ella Øverbye 饰)恋爱了,爱上了同性艺术家老师,并且所忧所喜所思所虑都用文字记录下来——我爱她复觉得她爱我,但现实真的如此?母亲和外祖母看了日记后有点惊讶,却认为文采非凡,值得出版。 这时观众霍然惊觉,从一开始大家早堕入了虚构之网,回头太迟,因而也不必回头了。以如梦如幻月为情欲想像作大总结,堪称达格·约翰·豪格鲁德对人性和性差异思考交出的亮丽成绩表,一举摘下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网友热评
梦中人已有花 2025-02-22 07:01:46 德国
好细腻的片子,好细腻的一场暗恋。虽然这句话已经被用到俗烂,但是暗恋确实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这样的女性视角,不敢相信是出自男导演之手。
😺 под маслом 2025-02-23 06:46:57 德国
开场大段独白的确文学风味浓厚,但随着Johanne写作逐步扩散,她者逐步介入主人公主体性极强的叙事,最后她的声音被她们的声音规训(queer awakening 笑死),直到最后近乎被边缘化…全女阵容非常好评,点到即止的对白之下,三代人的女性主义历程隐约涌动。好能共情Oma,执着于平权,痴恋于才华,执念太过以至于对所爱之人强硬甚至嫉妒,最后独自落魄到午夜梦回。Johanne夜间穿越城市走向Johanna的段落好有力量,配乐绝对功不可没,前排听环绕音效体验极佳。难以分清是因为影片本身真的如此动人,还是因为只是个人共鸣之处太多…总之是让人很舒坦的片子,恭喜金熊!
我是个气球 2025-02-23 22:11:03 德国
太美太美太美了!柏林电影节的口味终于再回《肉与灵》时期。影片细腻且又有深度,真是当之无愧的金熊奖片。第一次看到如此深入探讨初恋的电影真是难得。故事由梦而起,最后由梦而终。如果初恋是一场不成熟的梦,那么成熟的人的梦,又是什么样子呢?喜欢电影里对于去对方家路上街区的变化描写,真的是暗恋过的人才会懂。喜欢茶叶泡起的特写,真是诗意含蓄又高级。喜欢电影里母亲和外婆的‘’读后感时间’’,让初恋这个小话题不再局限于‘幼稚’和‘不成熟’。尤其可圈可点的是导演的幽默感,又批判又嘲讽,又那么的让人有共鸣。电影里的音乐也好棒!片尾忍不住把音乐名字拍了下来。
李逵艾 2025-04-22 22:44:05 北京
毫无经济压力与升学压力与社会评价压力所带来的轻盈美感。
胤祥 2025-02-20 01:56:04 德国
#11051。75th Berlinale-金熊奖+主竞赛费比西。到最后揭底才发现影片实质上是个real-time film,同时也是一个套层元叙事,这个就太厉害了。可能是柏林本届最尖端的关于女性主义从抽象思考理论探讨到日常生活实践的作品(尤其是还涉及到外婆和母亲两代女性主义者的争论,这个展开太可贵了),而且影片几乎完全没有男人什么事儿。影片的旁白用法居然还能有个反转!结尾一下把本来就已经很复杂了的声画关系上了一个维度!真的可以蹲个奖了!
snowark 2025-04-20 20:50:29 中国香港
挪威的女性氏族社会,有台词的男性都显得不堪(几近骗钱的心理咨询师和喜欢泰坦尼克号式自拍的男友)结构好,前四分之一是内心独白支撑起来的少女情怀总是诗,并形成一个小小的悬疑,随着女主对外婆和母亲的敞开(知识分子家庭所具有的强大包容性和支撑力),出书被提上日程,我们最终可以相信少女在现实中被伤害被降至最低。母亲与女老师的谈话使观众从另一方的角度补全事实,少女对教师的迷恋终止于对现实中人性复杂性的认识,并最后有了一个甜蜜的收尾。编剧及台词是智性且轻盈的,总是在绕着弯反问当下充斥着的下意识的ZZ正确。好像在提醒人们,所谓的事实是多么的弯曲而柔软,少女幻梦中毫无保留的书写让成年人猛然意识到,其实可以如此简单的看待生活,从而焕发如此强烈的激情。每次看着类片总感叹地球上有的社会已经进化到这种高级程度了。
Mr. Infamous 2025-04-22 23:33:01 北京
《性》是非常喜欢的,《梦》也直戳心底。这本私小说实在坦诚而细腻,十几岁对老师裹挟渴慕的幻想,或者说是一个人的恋爱,实在是太多人各有千秋的共同回忆,Johanne单枪匹马的青春践行,先驱般咀嚼着这边无从想象的花与果。在北理工的比对下,本以为界限的稳守,是让故事逃脱主创并不见得畏惧的争议,但是老师与母亲的会晤又推动了现实层面的冷冽,而“垮掉的一代”母亲与先锋外婆的林中漫步,又把精神意趣搔到了痒处。三代女人集聚,女儿说怎么喜欢一个女的就是同性恋了,就要骄傲了,也很有趣,人家早是下下下个阶段了。#北影节15#2,长楹天街。有两个关键地方字幕没翻好,一个是老师的短信并未说爱她,只是说喜爱她在那里。另一个是她想要的不是专一的爱,只是要老师的爱。
Unbeliever 2025-03-08 01:55:53 英国
Eye-opening. 打破许多所谓的剧作范式,大胆的结构、当代的故事、高概念的设定却有无比沉着的细致入微。不愧是小说家写的剧本,通篇旁白但处处都是丰盈有趣的细节。很难想象一位60岁的作者能把这么一个本质上是成长故事的剧本写的如此真实有触感。奇妙的结构让每一次细微的反转都如雷霆一般精准有效。最神奇的是母亲和奶奶的角色,完全避免了功能化的窠臼,反而寥寥几笔就能比肩锡兰一般深刻的微缩图景。代际的隔阂、本质的孤独、政治的荒谬都赋予了故事深度,却也都在女孩纯净又原始的爱梦面前被以一种后现代的方式忽然消解。影片的答案也正藏在这里。两小时的梦境呓语之后,落脚点和CMBYN异曲同工: 不论是爱还是痛,要去体验、去感受。去诚实面对、去执迷不悔。(比第一部好太多了)
RRRRimbaud 2025-04-20 18:02:53 中国香港
HKIFF49这就是爱。这就是单恋。太可爱的电影。好喜欢妈妈和外婆的那一段丛林里的对话。配乐太棒了。上楼梯那一段简直是我表白前的最好前摇。确乎给了我一种去表达,去记录,去展现最脆弱的我自己的勇气。编织作为女性叙事的一个重要元素被讲述的太好了。我要去学编绿围巾
匣中猫 2025-02-22 21:22:12 中国香港
暗戀變成了看似虛無縹緲的夢,而被暗戀者擁有一切解釋權,母親和老師的對話看得讓人火大又一遍掙扎地想:是啊,這就是現實吧。而最好的應該還是劇本,綿密的少女心情和與之而來的思辨,願意理解這些青春心情的奶奶和母親真的是太理想了。間中幾處絲毫沒有話語的鏡頭蠻有餘韻,或許前面行走在都市裡的雀躍,也像最後登上窄梯一般,是若干年後看似將不會留存在人生裡的夢吧。
圆首的秘书 2025-02-19 21:11:08 北京
确实是可以称为“三部曲”的作品,第一部开头和第三部结尾形成一个美妙的空间回环。《梦》无疑是三部里最复杂的一部,结构上使用了套娃不可靠叙事,声画关系上也有不少巧思,甚至有点西塔雷拉的感觉。但无论如何,这个系列的核心还是对人物内心世界高度精细的拆解(不仅是女主,也是三代女性之间的多向互动)。最终,豪格鲁德在三部曲里完成的不光是女性叙事,也不光是同性叙事,而是一个完整丰富的、各式身份平等的人性叙事。唯一的遗憾是节奏稍差,个人喜好上还是2>3>1
倉鼠 2025-06-16 19:10:36 上海
是暗恋故事,却也承载了远超暗恋故事复杂度的文本量:两代女性之间的代际差异,外婆对外孙女才华的激赏和那种条件反射后自我保护般的嫉妒,母亲的世俗化,那个在女儿滤镜中温柔如斯实际上可能利用身份和权力默默纵容一切发生并享受那种片叶不沾身的清爽感的女教师,当然,还有那个才情细腻的女儿,孤注一掷,却也不得不接受自己的情感经历一旦写出就会被复制、解读最终矮化成女教师口中立场反转之后的“侵犯感”。就是在这样自白与对话交织的形式感中,文本不断自我生成,最终让一切变得丰富多义,又如此动人。
威叔在香港 2025-04-20 18:55:21 中国香港
2025.04.20. 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国际电影节49,个人第八场。梦幻、亲密又诗意,我想将本片比作“女高中生版《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但又感觉本片想表达的的确更多一些、我个人观感也更“浑然一体”一些。17岁的高中女孩喜欢上了自己的女老师,爱情初访的感觉于她竟似洪水猛兽、“痛苦又无比甜蜜”。女孩把她“单恋”的所思所想和随后与女老师之间发生的一切都事无巨细的写了下来,于是她整整95页的“打印稿”就成为她对内和解(家庭里的女孩、妈妈、外婆三代女性)、对外和解(与女老师)、和自我和解(决定出版、出版后找心理咨询师)的核心物件。一场场三代女性之间的对话戏实在太喜欢了,女主Ella Overbye小小年纪就能给出如此细腻和灵动的演出,让人刮目相看。今年的柏林金熊奖得主,太值得。如好梦一场的观影体验。
西楼尘 2025-04-21 23:22:11 中国香港
忽然拿优盘和男友都不重要,想和面前的人喝杯咖啡变得重要。曾经心心念念暗恋的对象,会幻想全班同学都去她家织毛衣却没带自己的情绪黑洞,竟然就这样爬了出来。不是我的写作比织毛衣水平高,而是我对织毛衣毫无兴趣。就算把围巾绕上三百圈,对暗恋对象祛魅的过程,才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嘟嘟熊之父 2025-02-19 21:15:25 西班牙
与表面上贯穿全片细腻感性的少女心理活动侧写所并置的,依然是多组对立概念的提炼——爱情的萌芽与夭折、亲缘代际与社会身份之间的立场交锋、起伏流动的人物关系变化与瞬时的面部情绪/身体姿态能量、文学对生活的加工与即时感受的不可预判/重现,这些甚至让主角的真情流露成为了一种“借题发挥”。语态上的平衡已达到三部曲最佳,需要商榷的是,我们是否需要如此冷静持距的社会学观察作为情感样本的例证,还是我们情愿相信一种“偏颇”。
南悠一 2025-04-27 17:57:36 北京
一直偏于讨厌旁白和过量的音乐,所以略不喜欢前两部,但离奇喜欢本片,因为除了听旁白和音乐,本片的表演具有可观赏性,尤其那些音乐和旁白停下时的场景,人物的交谈、神情是如此迷人。它就像它的一句台词,“我喜欢乔安娜,我就是女同了吗(非原文)?”当人们热衷于用标签区分人群,本片的迷人之处就在于:一切是那么混沌,一切又是那般分明。
蓝色荣耀 2025-06-14 00:09:22 上海
很好地呈现了一个女孩的性启蒙。我觉得这个片子最妙的地方应该在于它塑造了多个真相,有她写在小说里的,有她和家里人说的,有真实发生的。而呈现给观众的却只有她给家人说的,和家人在谈论她写的文章时观众可以猜猜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整个片子模糊了真相。而且整个片子还刻意放大了叙事的真实性可能出现变化的边界,就是当女主第一次推开老师门之后,出现了长时间的绿屏,而在那之后时间就来到了她们分开后了。整个片子以女主的口述呈现,到最后才给观众看到这其实是女主给心理治疗师所讲述的内容。老师泡茶之时刻意给到的茶被泡开的特写仿佛也是在说女主散开的情愫。在影片后段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故事的主角仿佛从女主变成了她的妈妈和外婆,仿佛在读完她的文章之后那变成了她们的一般,完全忽视故事主角地在争论。2025-6-13看
影志 2025-06-20 12:42:32 上海
妈妈的那句我“同性觉醒”快笑死。披着小清新,却直抵情感深处。期待、迷茫、隐匿、失落、释然、重生…那些细腻动人的心理描述啊,是谁能写的、拍的如此精准、窝心而又惟妙惟肖,心碎的乔安娜,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独角戏版《阿黛尔的生活》,今年上影节个人最佳。当人在最糟糕时,任何一个转角都是生活赐予的最大惊喜。
Q影誌 2025-02-20 03:59:03 德国
#Berlinale主竞赛 小资产阶级对zzzq幻想电影,Love没看,比Sex略佳,风格相近,都属于看着舒服,没有压力,本片还有织女情节,更加适合我们电影院老白女们的打毛线专场放映。
Kinyuan 2025-02-19 20:42:34 法国
没有途径看第二部,但感觉三部曲关注的更多的是“谈论”的力量,长谈可以消化情绪、禁忌和神秘,与此同时电影的力量便退居其次,在毛线的触感和一些话音落下的几秒钟里短暂地活着。不确定性只被喋喋不休的独白给予,而画面几乎只是臣服于叙述而机械地诠释,如此确凿的影像如何梦幻?文本不错,但选错题目了,出本元小说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