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 Warfare(2025)
豆瓣评分:7.0导演: 亚历克斯·加兰 / 雷·门多萨
编剧: 雷·门多萨 / 亚历克斯·加兰
主演: 约瑟夫·奎恩 / 德德哈罗·伍恩-阿乙-太任 / 柯斯莫·贾维斯 / 阿伦·麦肯兹 / 亚历克斯·布罗克多夫 / 芬恩·本尼特 / 埃文·霍茲曼 / 迈克尔·甘多菲尼 / 乔·麦考利 / 劳里·邓肯 / 杰克·兰珀特 / 亚伦·迪金斯 / 亨利·扎格 / 威尔·保尔特 / 基特·康纳 / 诺亚·琴蒂内奥 / 泰勒·约翰·史密斯 / 阿丹·布拉德利 / 查尔斯·梅尔顿 / 汤姆·顿尼 / 海德·阿里 / 阿索·谢拉巴亚尼
类型: 剧情 / 动作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25-04-11(美国)
片长: 95分钟
又名: 战·役(港) / 遗军之战
IMDb: tt31434639
剧情简介
一支海豹突击队奉命在伊拉克设立哨站,执行监视任务期间,突然被敌军大举围攻。敌众我寡,在猛烈炮火攻击下,他们唯有死守哨站,等候援兵及装甲车抵达。然而同袍伤重垂危,物资及装备缺乏,敌军不断四面进逼……在难以逆转的恶劣形势之下,即使并肩苦战,又可否全员撤退? 影片根据前海豹突击队成员雷·门多萨亲历伊拉克战争的真实经历改编。
网友热评
1984频道 2025-04-10 12:03:43 美国 该短评的发布时间,早于首播/上映时间(含影院上映、电影节上映、网络或电视台开播、大规模点映),作者可能通过其他渠道提前观看,请谨慎参考。 其评分将不计入总评分。
零爽感战斗场面的战争题材影片,主要目的就是把人放在影院里感受战争的混乱,一切视听只服务于此。本片以大型男凝现场开篇,动感十足,瞬间切到极其安静的行动中,然后持续了近30分钟的静默戏,紧接着用极致的响动打破这份宁静,把观众代入战斗场景中,一直到结尾。我佩服导演,不只是还原战争的真实感把观众代入战争中,而是想尽办法折磨观众的视听来达到让观众感受战争慌乱与残酷,比如对讲机里的声音拉升来骚扰观众的耳膜,装甲车内听到子弹打铁的环绕声等等。其实影片拍的尽量保持客观,比如房屋爆炸时伊拉克一家人的眼神,以及收尾后走到街上的伊拉克反抗组织成员们,没什么对错,就是一场无意义的战争,只是影片结尾的真人花絮毁了这种客观,这个欢乐的氛围一出来,就仿佛在赞颂美军大家庭不抛弃不放弃了。加兰导演不拍科幻,变成军迷……
QuietAmbassa 2025-04-13 14:05:32 美国
你要是说这部电影达没达到它的目的 达到了 光是看完就ptsd了 但是我不会推荐给任何人 无意义地施加痛苦 就像伊拉克入侵战争本身一样 唯一的好处是只有一个半小时 但是这一个半小时也很难熬
猪头妖怪 2025-05-07 02:44:52 上海
这差不多就是战争的真实面貌了:充满了无聊的等待、紧张、混乱、咒骂、硝烟、茫然失措、残肢断臂、嚎叫和血流满地,哪有什么光荣可言。战争最真实的模样,就是它最雄辩的反对者。
Mr. Infamous 2025-05-08 15:27:12 北京
从《某种物质》开局,以为会带来一个非常特别的战争片,不过只是略有特别而已。所有的对峙,哪怕是血肉横飞的苦痛,都抵不过平民母亲一句撕心裂肺的「WHY」。但蝼蚁和蝼蚁之间哪里交换得出什么答案,悲痛从来不涉及高层,底层不过是在各种形式的战争里习惯性地互殴、敌视,以为惊恐带来的团结、英勇是一切意义,哪会多想从起点开始,一切灾难就是人为,都是无妄。三星半。
EH 2025-04-17 14:29:24 美国
很多事情可以三缄其口,唯独对战争的立场不可以。无论是犬儒主义式喟叹——战争就是这样的——还是人本主义式悲鸣——战争不该是这样,只有选好一边才能有连贯的审美呈现。对时间流速的严重失控、大乱阵脚的景别选择、意欲雨露均沾实则皆成手中流沙的群像刻画都让人很着急加兰到底是要冷纪录还是要热叙事。而一旦提炼不出来他的立场,奇观就会很危险。如果说在鲍德里亚的眼里《现代启示录》是越战的延伸乃至是其本身,《战·役》与伊拉克战争的关系同理可证。
张咏轩Wayne® 2025-05-07 12:28:22 内蒙古
以近乎临床式的冷静,剖开伊拉克战争的一隅,摒弃传统战争片的宏大叙事,转而聚焦于海豹小队在拉马迪巷战中的窒息困局,用95分钟的逼仄视角,将观众拖入一场无解的死局。导演加兰延续了《机械姬》的极简美学,但此次更显克制,无配乐的真空环境、手持镜头的颠簸压迫、爆炸后持续的耳鸣音效,共同织就一张感官之网,使观者如坠战场。导演门多萨的亲身经历则赋予细节惊人的真实感:无线电混乱的杂音,中弹后士兵的痉挛,如纪录片般的精准,但这份真实也成双刃剑:当血肉横飞沦为重复的视觉符号,当士兵的哀嚎被拉长至情绪疲劳,影片的冲击力反而因过度堆砌而流于疏离。但值得玩味的是结尾的纪实处理,幸存者的笑脸与废墟间的伊拉克形成刺目对照,不加评判却暗含诘问。A24的选片眼光依旧独到,只是这次,形式上的实验性略胜于情感上的穿透力。★★★
一个维 2025-04-26 20:14:15 中国香港
@ 康怡 Dolby Atmos惨叫ASMR,比较恶心结尾的意识形态宣传,前面全都特别对whump人口味:观众凝视这帮人战斗和他们在片头凝视紧身衣健美操其实没区别。在音效好的厅看就是惨叫与少量gore纯享,Joseph Quinn年度尖叫鸡大赏(所以结尾除了意识形态宣传恶心,还有一点恶心就是前面大半部片被客体化了这么久之后这帮客体又试图抢夺话语权回归主体,我:你们能不能stay客体,烦不烦)。
Xaviera 2025-04-17 21:19:24 北京
特地趁着上映在iSQUARE英皇看了IMAX版,沉浸感拉满,比《美国内战》距离更近地贴近现场,几乎跟同程跟拍没区别。前面大半个小时完全无配乐,只剩士兵们在屋里沟通观察,但你会觉得每一分钟都可能有突击发生,然后在你放松警惕的时候,嘭地一声就来了。最令人难受的是,过往的片子里如果是重伤镜头可能就会只给那么一下,但这一部伤兵痛苦的叫声是电影的配乐的程度,后来的无线电声,伤兵叫声,枪声成为大部分背景音,令整部戏的真实感进一步提升。虽说真实感max但这也是全片最值得看的部分,原以为平民的why why why会是一次叩问,但最后依然是歌颂战争英雄而不是反战的落点实在无法称之为佳作。
Cherry樱桃之远 2025-04-16 13:54:58 美国
很长时间以来看过最纯粹最直接的战争电影,真实得可怕,一个多小时,突突突的枪声,伤员撕心裂肺的嚎叫,和无线电里密集的指令没断过,时不时穿插着暂时性失聪带来的嗡嗡声,太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深切体会到每个士兵的恐惧和绝望。最后当所有美军士兵都狼狈撤走,被占据房子的主人怯怯地走出来环顾被扫荡的房子,躲在四周埋伏的伊拉克民兵也纷纷走到街上,死一般的安静蔓延在整条被烟雾笼罩的街上,谁也没有赢,这只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
内陆飞鱼 2025-05-10 12:51:50 云南
看不清敌人的战争,就像跟空气作战,一番扫射、轰炸后,只剩残肢断臂的痛苦。
舌在足矣 2025-04-13 12:17:08 美国
一部类似《黑鹰坠落》式的战争恐怖片。除去开头与结尾,90分钟的片长几乎就是对于这场遭遇战的实时还原再现,以出色的声音设计最大程度上给予观众战斗混乱的临场感,没有任何其他拖泥带水的“人物介绍”、“来龙去脉”。也正因为如此,所有的解读空间都被交给了观众,但片尾的原型人物的素材不免还是会让人觉得是如《黑鹰坠落》一般的anti-war/pro-veteran作品
匡轶歌 2025-05-14 13:09:23 河南
劝别看。无聊?无聊就对了。的确枯燥。剥离了故事性与浪漫、悲情、英雄等等主义的叙事,战争的真实面目,正是纯然的枯燥以及折磨:流程没意思,结果没意义。扭脸撒泡尿的工夫,战斗就打响了。密集枪声的间歇,甚至能顺便听到户外小鸟的啾鸣,貌似只是寻常一生中寻常的一天。手雷,居然是“轻武器”。就是要突破你对战争片的惯性认知。没有情绪渲染,没有爽点,没有热血沸腾,就连血腥,都是没有戏剧功能的血腥。看得我万分煎熬。也理解了战争的CPTSD,一定肯定必定是躯体化的,不仅限于心理与情绪闪回,长期的“战逃”应激,会彻底改写人的神经回路与传导模式。评论区抱怨说“不够沉浸式体验”的,不知长的是什么神经。至于被诟病的片尾花絮,不过是在说,那些被炮火撕碎的血肉,原本都是会笑、会拥抱的、活活的人。
塔塔君Minkun 2025-05-10 19:38:21 广东
一直被美军禁锢在房间的当地平民,战争过后走出来茫然看着自己满目疮痍的房子,接着片尾就是幕后花絮,原型军人和演员肩并肩的样子,衬托得前者的关怀过于虚伪。明明只需要专注感官就好,何必需要装作有立场。
薛定谔的土拨鼠 2025-05-13 12:22:04 北京
导演是不是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拍这个
囍弗斯 2025-05-12 11:56:46 辽宁
致敬老兵的作品,比较一般吧,可能为了还原事实效果中规中矩,也没什么拍摄手法,不知道加兰在这里干啥,撑门面么???
咸菜帮老大 2025-04-10 20:37:01 美国 该短评的发布时间,早于首播/上映时间(含影院上映、电影节上映、网络或电视台开播、大规模点映),作者可能通过其他渠道提前观看,请谨慎参考。 其评分将不计入总评分。
以低成本實現的小格局臨場感。比片中血腥場面更具有觀影挑戰性的是作為背景樂貫穿大部份時間的慘叫與通訊聲,以及實時電影式時空建構帶來的壓迫。室內空間以主角的姿態目送侵入者留下濃煙和一地血污落荒而逃後,才迎來它原本的主人。最臨場的體驗帶來最私人的問題:這樣的戰場,你真的想去嗎?
蔡小马 2025-05-09 10:35:41 湖北
战争片就应该这么拍,不要爽感,折磨观众,看完集体PTSD,就像这世上无数次战争一样,除了痛苦,没有任何意义。这部电影本应该有更高的评价,但是最后欢乐今宵一样的花絮,又变成了美帝的无知自恋,真是白瞎了这90分钟的惨叫。
DX 2025-05-22 00:58:32 广东
导演宣称影片并无政治色彩,除了现实主义之外并无任何信息,却在结尾却附上了与老兵其乐融融的剪影。这种奇特的去政治化倾向充斥在右翼的话语之中。他们会对无辜受难的伊拉克平民视而不见,声称他们只是听从命令行事,但又会对美国社会寻求最大化的尊重,主张为国牺牲是无上的光荣。中立使他们立于不败之地,在生死存亡的情形下无道德负担地大肆吹嘘兄弟情,而在暴力入侵的实质下躲到非政治的巢穴中避险。伊战老兵叙事的痛点在于一方面无法低头认错,这跟军队与强人政治的亲缘性不无关系,另一方面羞于承认伊拉克确实走上了非独裁的正常化道路,因为这个政权是亲伊朗的。这最终形成的超级写实主义的游戏化影像,不仅让美国民众获得道德上的免责,还能让老男孩们借着嗜血的男子气概自慰一番,重温那残酷但光荣的还没被DEI污染的美好时光。
Thè 2025-05-02 06:12:18 英国
之前有人表态“男人比女人更应该享受社会福利,因为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军人都是男性”,看完我只觉得这些军人又何尝不是受害者,斥责发动战争的人吧,真的。
散步的侵略者 2025-04-14 09:49:51 加拿大
年度十佳,但对结尾花絮的立场有保留意见。90分钟无配乐纯靠视听技巧,加兰再一次证明自己是当代最会拍惊悚片的导演。科幻政治公路战争,任一类型混搭依然能轻松拿捏观众,IMAX厅更是能放大这种精心经营的沉浸效果。很不希望他就此放下导筒,有原创能力的类型片作者在好莱坞堪比濒危物种,少一个是一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