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红,黄 Black Red Yellow(2025)
豆瓣评分:6.9导演: 阿克坦·阿布德卡雷科夫
编剧: 阿克坦·阿布德卡雷科夫 / Topchugul Shaidullayeva
主演: Nargiza Mamatkulova / 米尔兰·阿布德卡雷科夫 / Aigul Busurmankulova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吉尔吉斯斯坦
语言: 吉尔吉斯语
上映日期: 2025-06-18(上海国际电影节)
片长: 93分钟
又名: Black, Red, Yellow
IMDb: tt37093538
剧情简介
吉尔吉斯斯坦的群山中,图尔杜古尔是手艺最好的地毯织工,她的作品不仅织出图案,更织出人们的命运。一条黑,一条红,一条黄,三条地毯映照出三种性格与人生轨迹:黑色代表沉静与厚重,红色象征热烈与冲动,黄色则带有回忆与哀愁的色彩。通过一条未完成的地毯,一段匆匆告别的感情徐徐展开。生活中细腻而真实的情感,和家庭中的责任,在这里静静交织。这不仅是一则爱情故事,更是一部关于传统、性格与命运如何交织成一体的温情之作。吴邪 2025-06-18 20:49:32 上海
@2025 siff.黑红黄是织毯的色彩,也是失落爱情的证据,同时提及前苏联解体带来的失业和空巢空镇问题。在矛盾激化之前,人们不断地相互祝福。不知道后来那二十几把钥匙在谁的手里。导演在映后说毯子的颜色也是自然的颜色,黑色是男性力量的象征,红色是女性的象征,黄色则是爱情的象征。还朴实而幽默地说没看过红白蓝,但本片的颜色不一样。话说男主是导演的儿子吧?啥时候能去成斯坦国呀
Lorraine🌟 2025-06-21 17:47:27 上海
#siff27# 疑似中年男导临终前的出轨幻想,套个艺术壳子的伦理片是电影节最爱吗
20个小明≯ 2025-06-19 02:05:08 上海
女主真是生错了时代,搁现在妥妥非遗传承人当艺术家供养起来!男主竟然没坠马摔断脖子,让他那么爱喝酒…画面太漂亮了,故事也完整,风土人情民族特色真的很打动人…
木卫二 2025-06-19 00:30:22 上海
包裹的旧时旧事,展演了老导演的手工手作,不疾不徐。看起来,编织地毯是吉尔吉斯人许多重大生命节点,生、老、病、死的必备之物,接得住新生,也能覆盖住送走。稍有意外的,是“黑”与“红”段落,时长、情节,等量相同。但在总结性质的“黄”段落,却结束得意料之外。
胤祥 2025-06-19 01:09:55 上海
#11269。27th SIFF金爵奖。阿布德卡雷科夫再次上阵父子兵,女作家Topchugul Shaidullaeva的原著也让阿布德卡雷科夫难得地转到了女性视角(甚至一开场就颠覆了“男人看-女人被看”的观视结构!男人完全是本片的客体),“男人与马”故事的新解(“被时代抛下的人”又呼应此前作品《半人马》)。三角恋故事不仅落在片名上,而且反映在占据影片很大篇幅的地毯手工编织段落来实现的视觉形象之中。影片的“织体”绝妙地串联起吉尔吉斯古老传统与苏联解体后的国家发展问题:如何从男牧女织的古老文明走向现代生活?片中的女性和男性角色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 2025-06-18 21:49:30 上海
#SIFF27 含映后见面会风景、手工地毯、马、演员们加分,导演本人减分。在中亚景色和风情下看到了淡淡乡愁,我是没想到导演一心只想着他安排的粗浅爱情的。顺便吐槽下上影节这场见面会安排,时间给的也太短了,主创简直就是在被赶着走,略显不尊重了。
谋杀游戏机 2025-06-21 22:55:57 上海
金爵奖最佳影片,没想到托纳多雷喜欢这种。需要静心看的一部片子,可惜闭幕事多注意力无法集中…
刘小黛 2025-06-19 02:58:33 上海
#SIFF#三个篇章,构成吉尔吉斯斯坦家族和爱情命运史诗巨制。画面流畅,情绪自然,异域风情,风云跌宕。预定一个最佳导演。
モノノ怪 2025-06-22 23:03:26 上海
3.5星,影像非常自然舒服,没有一点儿人工刻意的痕迹。剧情简单,但给了大量的时间来塑造人物性格和关系,情绪在少量的动作和言语中涌动,婚外情的故事一点也不狗血。编织的既是情感也是承诺,在黑与红之间,经过时间的沉淀,热烈也褪色,只留下怀念。
coie 2025-06-18 23:15:58 上海
很干净工整的一部。质朴自然,绵里藏针。男女之间的相互凝视,像地毯不同颜色的线交织。旧的地毯被愤怒割裂,旧的时代悄然完结,这个节点是舍旧求新地离开(村庄/原配),还是维护传统?每个人选择不同,但这里男人是被动地留在原处,女织工斩断念想离开。白马其实一直代表着男人离开的念想吧,这个念头在被织工拒绝之后才彻底熄灭了。喜欢这个结尾,被撕裂的地毯被精心修补好送回来,是织工的歉意,也让观众看到另一种美。地毯完整,电影也完整了。观众代入了织工的视角,看的是一个家庭的闹剧,看的也是一个时代起伏。27thSIFF
mumudancing 2025-06-19 11:17:28 上海
是我的电影节新片最佳。不会忘记最后一个篇章哭成狗的情绪而前面如此克制平缓宁静。但实际无事发生,一个夜晚,一个瞬间,一首歌,就是人生点点闪光。昨天我问导演,黄色是什么。是热情——传统的吉尔吉斯斯坦地毯只用黑/白、黑/红两种颜色——她织入了黄色,就是她无法言说的感情。
电车 2025-06-21 22:29:28 上海
一带一路非遗宣传片,围绕地毯纺织展开的三角恋故事。对于不熟悉吉尔吉斯斯坦的观众来说,片中的政治表达过于隐晦。让人更多看到的是,薄弱的性别意识和创作者的自恋。
IrisGreen 2025-06-21 17:03:03 上海
#SIFF 和中亚地区的阳光一样温暖,画面都很美值得四分。地毯和织女的一生相伴,亦和很多女性的命运相伴,出嫁,死亡。美中不足是旁边的观众,太大声讲话以及笑点太低了,别人唱歌出轨都要笑,太差!
stardust 2025-06-21 17:42:28 江苏
#SIFF27 略失望,本以为导演会聚焦在小山庄里的人和织毯文化,探索一些传统和现实阻碍…没想到有这么一段爱情的因果,既不美好也不深刻,就好像短暂的出现了下然后各过各的… 这种爱情我还用看大屏幕么,so boring.
子戈 2025-06-19 01:40:03 上海
前苏联“下岗潮叙事”,外加吉尔吉斯斯坦版《我的阿勒泰》。通过一个织女的回忆,织连起种种人生况味。全片采用大倒叙,回溯四个人生段落。从黑、红、黄,到最终三色地毯织成,故事也随之定格。牧民生活的消亡,乡村的空心化,个体情感的失落……背景是苏联解体,以及俄罗斯对周边国家仍在进行中的过分攫取。整体还是略显陈旧,无论题材、拍法,都带有一种过时的大师范。勉强及格吧。#27THSIFF#20(主竞赛)
btr 2025-06-24 01:39:55 上海
#SIFF 三段式的叙事很老练,以色彩呼应情感,如同编织般让故事渐渐显形。回溯的视角令故事有纵深感,而困在传统里的爱情故事让人唏嘘。细节的铺陈颇见功力:比如馕勾起的回忆,河流的意象,还有后来卖马换牛与怀孕妻子一起行走的场景,使整体叙事简洁。几首吉尔吉斯斯坦传统歌曲也相当好听。
隐 2025-06-18 20:22:29 上海
很出色的电影节电影,有非常独特的民族特性,对于我而言是未曾见过的景观,也是整个金爵主竞赛里让我观感最特别的一部。导演表达技巧很成熟,由地毯的颜色展开吉尔吉斯斯坦一个村庄里发生的故事,它里面生活的人和他们的命运。整个创作在概念上非常清晰,执行上也做得很出色。对我而言,特别动人的一幕是面对人口流失的村庄,老奶奶把每个无人家庭里的肖像照片都收集到了自己家墙上,每天和他们交谈,就像是他们一日还留在这个村庄里。正因为有这样的人在,村庄的生命才得以延续,但终有一天,它会随着老人的离世而消逝。这也是这个世界各个角落都在发生的“百年孤独”。
月亮出來了 2025-06-18 20:16:57 上海
siff27
HarperDie 2025-06-18 21:07:27 北京
三星半。吉尔吉斯斯坦乡村,包办婚姻的妻子与终日酗酒无所事事的马夫丈夫争吵不断。丈夫把生活境况的急转直下归咎于苏联解体,美好生活不再。而四处漂泊的织毯女工,则让这个游手好闲的男人心花怒放。影片对准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普通人对爱的渴望,解体并没有改变这些人的精神和生活状态,枷锁依旧。作为非遗文化一部分的女性手工织毯者,则成为了历史遗痕和欲望漩涡积压后的众矢之的。影片在叙事上并不复杂,但对风俗文化的展现和情感的融合还是比较成功的,在宗教文化和男权社会中,女性有太多的痛苦与无奈。
偶何小姐 2025-06-21 20:15:15 上海
有人羡慕别人得到丈夫的爱,有人羡慕别人能有一块接一块地毯等她去织无需旁骛。